点击次数:更新时间:2019-01-21 16:01:48【打印】
于郭是健谈的。
说起环保涂料的国内外环境,他颇有见地:“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,传统油漆向环保型油漆过度是必然趋势。而在工业漆领域,四种环保的涂装方式中,粉末涂料烘烤条件苛刻,紫外光固化设备成本高,无溶剂稠度太高、施工难度大,都有一定的局限。”
“中国涂料市场有4000多亿,工业漆占52%,而环保无毒的却还少之又少。只有水性工业漆,是工业漆发展的必经之路,也是国家推广的主流。”于郭相信,这其中会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A 为研发做了上万次实验
80后的于郭,是山西人。从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硕士毕业后,2008年,他进入世界500强的杜邦公司从事新项目的国内导入和新产品的测试,正式与水性工业漆打起了交道。
于郭坦陈,作为传统制造业,干油漆这一行,听起来不怎么高端,在大部分人眼里属于“草根行业”。“大学时做实验,大家一旦遇到甲苯,就双手发抖、屏住呼吸,没人敢碰,可自从接触了这一行后才发现,这种‘吸入一下子死不了人’的物质在行业中竟然已经算是‘不错的’了。”这令于郭对拿健康换生活的油漆工人们肃然起敬。
更令他讶异的是,国内的水性工业漆发展竟落后国外至少五十年,以至于在书店中连相关的书籍都买不到。2008年在菲律宾、马来西亚做市场推广时,他也明显感觉到国外市场对水性工业漆的接受度远高于国内。于郭于是萌生了一个想法:既然读了这么多年书,就努力做些改变吧。
2012年,于郭开始从事水性树脂的研发工作,致力于解决水性工业漆在户外、常温环境下的防腐防锈效果差问题。于郭对水性树脂有一套通俗的解释:“水性树脂占水性工业漆成本的50%-60%,它于漆来说,就像电脑的CPU、炒菜的肉。一道菜要做得好吃,在于厨师的手艺,而我们做的就是在食材源头上进行把控。”
科研之路必然是艰难的。
在于郭看来,配方就如一层窗户纸,或许轻轻一捅便破,更或许穷尽一生也一无所获,所以在行业里才有“一张配方一辈子”、“一招鲜吃遍天下”的普遍情况存在。
为研发,于郭没日没夜地做了上万次实验。研发是极其考验人的毅力的,“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做,如果其中一个环节错了,就等于一整天都白干了,如果一个方向错了,就等于大半年都白干了。”
幸而,在《活法》中,于郭找到了启发与动力。《活法》一书的作者是拥有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日本实业家稻盛和夫,他在书中正面阐述了创业的意义、人生应有的状态和自己在重大问题上的思想,每每遇到阻碍,于郭便会想到站在山顶招手微笑的稻盛和夫,时时激励自己向前。
除了研发,于郭还要到全国各地做测试:去昆明做火车头,去安徽做地坪,去萧山做钢构的测试……在一次次的败与成后,2015年,于郭的配方终于有了成果。
B 握住机会换道超车
2016年7月,于郭创办了长木(宁波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——一家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为一体,以自主研发的化学工艺转化型气干性水性树脂为主,提供全套自干水性工业漆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。
从研发到创业,公司发展至今,已拥有水性聚氨酯改性醇酸树脂、水性醇酸烤漆树脂、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烤漆树脂等“长木牌”水性树脂,基材润湿剂、水性分散剂、水性催干剂等“长木牌”水性助剂,申报19项专利,其中发明专利12项,实用新型专利7件,拥有有效的商标4件。
于此同时,于郭还是《水性涂料用醇酸树脂》《钢结构用水性防腐涂料》《工业建设钢结构用水性防腐蚀涂料施工及验收规范》等行业标准的起草人之一。此外,公司还拥有5人科研团队,24小时为下游企业提供配方、工艺的技术服务和全套个性化解决方案,帮助下游客户转型升级。
随着国内油漆行业迎来井喷式的发展和飞速的转型升级,于郭认为,在工业领域,环保漆虽处于起步阶段,却也是最划算的必然趋势。“按照环保标准,一个完全合规的空气焚烧装置需要3000万,一个最低配置的小装置也要至少200万,成本太高。而水性工业漆不但几乎没有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,能达到环保局的要求,而且我们研发的产品甚至比传统漆更便宜,成本仅占传统漆的40%-50%。何乐而不为?”
2016年,于郭获得第一轮融资800万元,2017年底获第二轮融资1000万元,最近也已完成最新一轮的1000万元融资。他说,“这一行是永远的朝阳行业,只要有新的产品出现就需要油漆,因此它既是工业品,又是消费品。而水性工业漆为油漆行业带来的是变革、是机会。社会文明在向前走,有没有我,行业的发展大势都不会改变,但既然我赶上了好时机,就要把握住机会,换道超车。”
在这条涂料行业的变革路上,在新材料行业的超车道上,于郭走得很坚定。
注:《东南商报》2019年1月4日报道 |